返回

大宋最強太子

首頁
關燈
護眼
字型:
第2章 第二章 危局

 “牟駝岡有多少匹戰馬?”

 “我朝是輪戊制,騎兵出去輪戊的多,馬就少,輪戊的少,馬就多,多者有兩三萬匹,少者如眼下,也有萬餘匹。”

 趙諶點點頭。

 他一家雖然地位尊貴,卻是風雨飄搖,他沒有能力也不敢到處打聽各個訊息,不過宋朝的馬政情況是知道一點的。

 宋朝開國之初一共設定了十四個馬監,多個大馬場,但漸漸地就像東京城內的儲倉,被各地豪強侵耕,加上西夏崛起,宋朝缺少馬源,於是諸馬監幾乎全部被廢。

 宋神宗對外政策強硬,到了用兵時發現宋軍嚴重缺馬,漸漸恢復諸馬監,可是效果一點也不理想。

 別說兩三萬匹馬,就是一萬匹馬,放在牟駝岡,也擠得慌。

 或如唐朝的沙苑馬監,面積460平方公里,牟駝岡呢,只有三十餘平方公里。

 不過這也是不得己的辦法,不然王安石也不會推出保馬法了。這種局面一直到北宋滅亡都沒有解決,到了南宋時更嚴重。

 這些是紙面資料,到了現實中,三十餘平方公里也是一片很廣大的區域了,一眼望去,幾乎給人一種無邊無際的錯覺。

 “小殿下,風急天寒,我們回去吧。”

 “不回去,要在這附近轉上幾天。”

 “牟駝岡有問題嗎?”

 趙諶搖了搖頭。

 牟駝岡本身沒有問題,非得說有問題,就是馬場小,馬匹多,這是歷史遺留的問題,與宋徽宗無關。

 “小人擔心未來幾天會落雨啊。”

 “吳叔父,我了說多少遍,莫要以小人自居,吾、我皆可。落雨,”趙諶看了看天空,如今是九月末,秋冬更替、冷熱氣流交匯之時,雨天確實比較多。

 天上的烏雲愈加稠密,不過透過雲層的縫隙,還能看到大片瓦藍的天空。

 今天不會落雨,明天后天確實不大好說。

 “附近有草市吧。”

 “瓦蟲崗那邊有一個小草市。”

 “若是明天天色不對,就到那裡買雨具。”

 “為……”

 “你擔心的不是我擔心的,但你擔心的和我擔心的後果是一個樣,想要它不發生,此行說不定會很重要。”

 趙諶腦海裡冒出兩個名詞:神州陸沉、逆天改命!

 宋朝還會活著,不過都跑到了南方,失去了半壁江山,哪還是大宋嗎?

 你擔心的,我擔心的……

 吳明聽不懂了。

 看著他懵逼的表情,趙諶笑了起來:“吳叔父,你不是吳用啊。”

 “吳用?”

 趙諶哈哈一笑,宋江是真實存在的,三十六條好漢也是真的。

 “去年宋江起山東,白晝橫戈犯城郭,殺人紛紛剪草如,九重聞之慘不樂。大書黃紙飛敕來,三十六人同拜爵,獰卒肥驂意氣驕,士女駢觀猶駭愕。”

 說明宋江投降張叔夜後,三十六個首領都被宋朝授了官職,吳用卻是施耐閹虛構的。

 梁山好漢哪,趙諶好奇,就問他的外祖父王宗濋。

 王宗濋想了一會說,朝廷是招安了,只是授了一些無足輕重的官職,具體的他也不清楚。

 可能徵過方臘,起的作用肯定不太大。若是像《水滸傳》所寫的那樣能征善戰,宋朝必然會重用,最好的例子就是降宋的“常勝軍”。

 梁山好漢抗金卻是真的,只是與宋江無關,宋江招安後,梁山泊又有漁民張榮發動農民起義。不久金人來了,張榮又開始反抗金人的統治,於縮頭湖殲滅上萬金兵。

 能搞懂的,只是讓人想想,難免有些好笑。

 趙諶笑完後,將懷中黑白相間的大肥貓交到吳用懷中,帶著兩人順著牟駝岡的邊緣往前走。

 一會兒,一直沉默不語的羅勝說道:“小殿下,你看後面,那兩人一直在跟蹤我們。”

 趙諶扭過頭看向後方,約兩百餘步外,站著一胖一瘦兩個大漢,看到他們停下,兩個大漢也跟著停下。

 吳用又擔心起來:“小殿下,外面兵荒馬亂,烽煙四起,很不安全,兩人來路不明……”

 宋徽宗時自然災害多,加上朝廷橫徵暴斂,農民起義也比較多。

 特別是“收復”幽雲十六州,北方戰事吃緊,數十萬宋軍、各級官員北上,這些人每天的消耗都是一個天文數量,現在宋朝吏治又開始嚴重敗壞,往往運送一石糧食到前線,沿途各種關卡吃拿卡要能達到十石二十石。

 還有贖回燕京的贖金,於是宰相王黼在全國徵收六千兩百萬貫免夫錢。

 老百姓活不下去了,紛紛揭竿而起。

 其中規模大者,如河北張迪、高託山,青州張仙、濟南府孫列、沂州武胡、大名府楊天王、鄆州李太子、密州徐進、水鼓山劉大郎,往往聚眾數萬十幾萬人,規模雖不及方臘,但能與宋江相彷彿,有的人馬遠勝於宋江。

 這兩年萌新嶽小隊長開始參與戰鬥,乾的就是鎮壓農民起義的活,老兵韓五這兩年乾的也是這個活。

 但沒必要誇大。

 宋朝實內虛外,除了一些關鍵城市,餘下城市罕有軍隊駐紮。

 與明朝相比,宋朝財政收入健康,一有起義發生,動不動派人去招安。

 “去年宋江起山東……今年楊江起河北,戰陣規繩視前作。嗷嗷赤子陰有言,又願官家早招卻。我聞官職要與賢,輒啗此曹無乃錯。招降況亦非上策,政誘潛兇嗣為虐。不如下詔省科繇,彼自歸來守條約。小臣無路捫高天,安得狂詞裨廟路。”

 李若水寫的這首詩,就是諷刺宋朝這種招安制度的。

 俺活不下去了,俺要造反起義了,只要朝廷派使臣來封俺一個好一點的小官做做,俺立馬投降。

 所以宋朝起義特別多。

 雖然這兩年起義聲勢浩大,宋朝鎮壓的鎮壓,招安的招安,遣返的遣反。加上燕京地區表明上“安定”下來,也不徵收免夫錢了,只要不收免夫錢,供應北方的糧草,大傢伙都能勉強的活下去。夏收夏種又來臨了,於是到了今年夏初,這些起義基本上全部平息下去。

 但宋徽宗君臣繼續折騰下去,加上反常的天氣,人口越來越多,耕地緊張,兼併嚴重,即便金人不南下,宋朝局勢也開始變得兇險起來。

 “吳叔父,莫要多想了,就算有膽大包天的歹人,那麼多皇子皇孫,我與父親位雖尊實則賤,沒必要盯著我。”

 位尊實貴也沒必要盯著趙諶。

 眼下趙桓只有趙諶一個兒子,關鍵宋徽宗趙佶春秋正盛,不說趙桓風雨飄搖,隨時被廢,就是不廢,等到趙桓上位也不知幾年還是十幾年後了,這麼久的時間,足以讓趙桓“造出”更多的兒子。就如史上,趙桓被押向黃龍府,半路上還給趙諶造出了一個小弟弟。

 吳明反應過來:“皇城司的人?”

 “是,羅叔父,你去將那兩人叫過來。”

 “啊!”

 “我的三叔父非是李承乾李泰,更不是唐太宗,不過他安排人手跟蹤我,不怕一萬,就怕萬一,不如擺在明處了。我只是看一看牟駝岡附近的地理情況,又不是想做不軌的事,不怕曝光。”

 羅勝走了過去,衝那兩人招了招手。

 兩人遲疑了一下,羅勝走近,低語幾句,兩人走了過來。

 “下官皇城司下三指揮使馬述拜見崇國公。”壯碩的大漢施禮道。

 “下官皇城司曹司劉雲拜見崇國公。”清瘦的漢子施禮道。

 政和七年,趙諶出生,宋朝開國以來尚沒有當朝皇帝得嫡孫的,趙佶大喜。

 蔡京拍趙佶馬屁,奏請趙諶為檢校少保、常德軍節度使,封崇國公,趙佶准奏。

 吳明和羅勝呼趙諶為小殿下是不對的,但能理解,這是代表著他們將自己視為趙諶的家臣。

 準確的稱喟就是崇國公,或小國公。

 但蔡京對趙桓一家子的態度有些複雜,先是政和五年,蔡京想要討好趙桓,“獻太子以大食國琉璃器,羅列宮庭。”

 趙桓這個政治白痴不但不領情,反而大怒:“天子大臣不聞道義相訓,乃持玩好之器,蕩吾志邪!”,“命左右擊碎之”。趙桓此舉是指桑罵槐,桑是蔡京,槐是趙佶,不過趙桓這麼做讓蔡京下不了臺,隨後將趙桓的親信太子詹事陳邦光貶斥到池州。

 這時候蔡京雖然心中不快,仍持著中立態度,他的四兒子蔡絛曾說過一句話:“政和間,東宮頗不安,其後日益甚。魯公(即蔡京)朝夕危懼,保持甚至。”

 所以政和七年蔡京上書請求趙佶封少保和國公,雖然是拍趙佶的馬屁,說明這時候蔡京還沒有真正倒向趙楷。

 趙諶的出生替趙桓加了分,然而到了政和八年(重和元年),在某些人的騷操作下,趙楷居然中了狀元,一下子將趙桓得“嫡皇孫”的優勢拉平。趙佶真以為兒子有狀元之才,龍顏大悅,詔趙楷為太傅、武寧保平軍節度使、徐州牧、兼陝州牧、提舉皇城司、食邑一萬二千七百戶、食實封四千戶、嘉王。

 不久趙佶又下詔,讓趙楷整肅隨駕禁衛所,兼提舉內東門、崇政殿等門。

 其他的還好說,這個提舉皇城司、整肅隨駕禁衛所,兼提舉內東門、崇政殿等門,讓趙諶噁心了。

 然後到了王黼。

 王黼靠何執中得以進升,不過這個傢伙忘恩負義,想拍蔡京馬屁,上疏何執中二十條罪狀,趙佶未準,蔡京也未領情,迫不得己,王黼只好投靠鄭居中。

 鄭居中與蔡京向來不和,由是蔡京惱怒。正好青黃不接,蔡京將王黼調為戶部尚書,準備以國家財用不足治王黼的罪狀,兩人正式交惡。

 宣和元年,王黼擔任少宰(右宰相),這時王黼已經陰投三皇子趙楷了,便上書說蔡京將東宮太子看做皇帝。

 趙佶便將趙諶官職降為高州防禦使,檢校少保、常德軍節度使拿掉了,崇國公未動,次年又罷掉蔡京宰相,這是蔡京第三次罷相。

 這下子蔡京清醒地認識到,原來趙佶是真的打算廢太子,立場迅速改變。

 到了蔡京第四次為相時,趙佶不顧祖制,直接下詔讓童貫、蔡京長子蔡攸結為兄弟,蔡京欣然同意。

 不但王黼、蔡京父子,還有楊戩、童貫、梁師成,趙野,“神仙”林靈素等權要皆或明或暗地支援趙楷。

 這就是太子趙桓一家子眼下的局面……

如果您覺得《大宋最強太子》小說很精彩的話,請貼上以下網址分享給您的好友,謝謝支援!

( 本書網址:https://m.xiaoshuo.life/3307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