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只想安靜的做個昏君

首頁
關燈
護眼
字型:
第15章 第015章 故人姓許名阿瞞

 “哎,朕也不想這樣的,但是朕的內庫太窮了。”

 “朕準備從宮裡放出去一千五百名宮女,她們為皇宮貢獻多年,朕得給她們一筆安家費,這又是一大筆支出,皇爺爺留下的老妃嬪們都覺得皇宮清苦,主動請求出宮居住,又得一大筆銀子安置。”

 “再加上,諸王公大臣在宮裡吃飯,那都是朕內庫出的銀子。”

 “朕現如今真是衣不蔽體,食不裹腹啊……”

 “皇宮裡的安全,都只能靠著幾條老狗護衛,皇爺爺見了都要流淚,哎……”

 朱允炆一本正經的胡扯,李景隆等人都知道他在說反話,朱允炆要放宮女出去,結果搞起了強買強賣,蔣獻帶著錦衣衛在南京的富戶挨家挨戶推銷收錢,一名宮女收一萬兩到三萬兩不等的“彩禮錢”,搞得富戶們天怒人怨。

 好在,如今是洪武朝,商人地位並不高。

 而且,江南最富有的富商刺頭,如捐獻了許多財產修建南京城的沈萬三家族,都被洪武皇帝給收拾了,剩下的商人們不敢當刺頭,個個捏著鼻子認栽。

 這般下來,朱允炆不知道撈了多少錢。

 至於洪武皇帝朱元璋的老妃嬪主動要求出宮居住就更扯淡了……分明是他將人家趕了出去,全都趕走居住在紫禁城邊上的皇家寺廟香山寺。

 望著滿面憂愁的朱允炆,李景隆咳嗽了一聲道:“咳咳,一切聽陛下安排。”

 他們倒不擔心言官噴人,這個時代的言官還沒有正德,嘉靖,萬曆那時候權勢大,誰都逮著噴,在朱元璋的屠刀滾滾下,言官們很會審時度勢。

 朱允炆很滿意李景隆的表態,當即讓夏原吉,方孝孺,楊士奇,還有李景隆和徐輝祖,在這裡協商大明皇家貨殖府,還有大明第一次海商事宜。

 “這件事情很重要的,如今大明各處經商,處處都離不開軍方協助,貨殖府要好好搞,供銷天下,北方,西南方向的茶馬貿易,乃是重中之重,要用茶葉,控制北元和西番諸部落,朕要你們在幾年之內,把北元和西番所有經濟命脈全部掌握,他們買一把鹽,買一塊磚茶,都得經過大明皇家貨殖府的手,用賺來的錢養軍,到了那時……”

 朱允炆咧咧嘴,到了那時,朕的徵北大將軍就上去嘎嘎殺。

 “貨殖府不僅賣各種商物,也捎帶賣一些藥物,如專門治療風寒感冒的,咱大明得多多培養點醫匠,如今醫者太少了,可惜沒錢建醫學院……”

 朱允炆自言自語。

 現如今他手裡有一百多萬兩現銀,但是這筆錢等於沒有,因為組建大明皇家貨殖府,大明海貿公司,這筆錢僅僅能打起來水漂,很簡單,商隊的人員,騾馬,貨物,船隻,吃喝拉撒,沿途的漂沒,遠途商隊人員會給一筆安家費,各種各樣的支出,是天文數字……

 這還是靠著大明朝廷官方組織。

 “呼,除了陸上的貨殖府,海上也很重要。”

 “關於大明海貿,朕提議組建一家公司,就叫大明海貿公司,由皇家牽頭,各位勳貴大臣皆可入股,朕的內庫,有皇爺爺攢下來的蜀繡,雲錦,吳布,還有宮中自己燒製的各類瓷器,全都可以拿去賣,你們各家有什麼東西,也能裝進去,一併湊些大商船,曹國公和魏國公協調商隊的護衛,夏原吉你們協調商隊的貨物。”

 “去了南洋,多給朝廷換取金銀銅鐵,還有高產作物。”

 早在唐朝,下南洋的商路已經成熟了,宋代達到了巔峰,元代時候,東西方的商船絡繹不絕,泉州更是有十餘萬天方教徒和色目人定居,在元朝末年,出賣宋末帝的蒲氏家族就是泉州鉅富,那時候東西方商船來往密切,如今組建官方的商隊,對朝廷來說很簡單。

 不過,能找到的高產作物,基本上都找的差不多了。

 朱允炆想了想,紅薯這玩意兒,在明朝被叫做番薯,它在前世那個時空是明代中後期傳入的,初期這個東西的產量受限於土壤肥力,並不高。

 而且紅薯只能作為備荒糧,不能做主糧。

 他想到了另外一個東西,木薯。

 木薯,在前世那個時空可是救了非洲十幾億人,這種作物種植很簡單,在非洲甚至都不需要種植,有一根藤它自己就會長,雖說有微毒,但是煮熟之後,用處巨大。

 釀酒,作飼料,做糧食……

 耐種,不吃太多肥料,一般土地都能種。

 “有個東西,叫做木薯,原產於遙遠之地,南洋的港口岸邊多有生長,當年元世祖忽必烈派兵攻打爪哇島的時候,此物就已經被發現,但是不煮熟有毒,此物十分高產,方便種植,這次官方組織的海貿商隊,你們重點要找找這個,帶回來大量推廣種植,此物煮熟後可以吃,高產耐種,如果種在南方諸多衛所,可以解決不少衛所缺少糧食的問題。”

 朱允炆做出了指示,他又問王中:“四叔燕王還有多久到?”

 王中忙道:“陛下,燕王殿下最多還有一日就到南京。”

 朱允炆點點頭。

 “燕王手下有個和尚,叫做姚廣孝的,此人據說十分有才能,這大明第一次官方海貿,就由他來做帶隊主官。”

 朱允炆的話讓大家一驚。

 找個和尚當海貿主官?陛下您還不如找個太監,朱元璋在的時候,就多次派遣太監擔任泉州市舶司監官,負責朝廷和琉球等王國的貿易。

 朱允炆倒不是亂點鴛鴦譜,前世那個時空,不僅鄭和屢次帶隊下南洋,姚廣孝自己也曾經親自下過南洋,還去過印度一代,那時候姚廣孝都六七十了。

 還有個主要原因,姚廣孝這和尚渾身都是反骨,朱允炆不想被他看出自己的昏君本質,免得他天天慫恿四叔朱棣造反……

 “朕已經定下了大方向,你們好生商議吧,儘快拿出章程推行。”

 朱允炆說完,打了個哈欠就站起身,開始在酒樓裡轉悠,給李景隆他們說話的空間,老闆在的時候員工都比較緊張,何況是賺錢的事情,朱允炆走了之後,大家果然積極起來。

 尤其是李景隆。

 你可以說他不會打仗,但是你不能說李景隆不會撈錢賺錢,無論是大明皇家貨殖府,還是大明海貿公司,朱允炆都明確表態允許勳貴參股,也就是說這是自家買賣,而且方孝孺,夏原吉,楊士奇這幾個主要政策執行者,朱允炆表態會按照業績給他們分紅。

 這一下大家積極性瞬間提起來了。

 沒有對比,就沒有暴擊。

 朱元璋在的時候,朝廷這些官兒別說是分紅,不讓你閘刀見紅剁了腦袋都算好。

 如今新君登基,這般坦誠對待,他們各個打起雞血,快速地將貨殖府和海貿公司的事情定下來。

 其實通濟渠,大運河,本身就是黃金商道,元代時候就很繁榮,大明朝廷一直用大運河來運送漕糧支援九邊,如今開個貨殖府,不過是將之前官方的商隊,糧隊,固定開在九邊,而且半公開的允許勳貴們之前利用職務之便偷偷摸摸搞得商隊被收編進入朝廷,成為皇家貨殖府。

 北方諸省的商道還好,南方山路難行,需要組建茶馬隊。

 此時的大明南方很苦,有些在雲貴的衛所官兵,寧願冒著叛亂被砍頭的危險,也要逃走,而且屢有發生……

 如今組建大明皇家貨殖府,也能夠鞏固邊防。

 大明對西南,尤其是雲貴川這幾個地方,雲南,貴州,川西,進行了大規模的移民,持續到如今,從山西,江西,廣東等地移民填湖廣行省,雲貴川,在當地有大量的衛所,他們半兵半農,戍邊種地,保家衛國。

 但是朝廷的物資供應,並不能跟上。

 主要體現在醫療和教育……

 海貿早就有成熟的海商富戶,朝廷可以徵用收編,甚至毫不誇張的說,僅江南一地的物產,吳布,瓷器,就能夠撐得起一次海貿的商品,如果再加上湖廣行省的茶葉等物,南洋根本吃不下,要賣去印度,還有遙遠的西方……

 李景隆等人便開始協商如何分配物資,還有商隊的路線,他們的目光不僅僅侷限於南洋,還有朝鮮,日本,北元……

 如今的大明朝,有足夠的底氣通商四周。

 東亞範圍,當之無愧的超級帝國。

 當年胡惟庸案爆發,胡惟庸有個主要罪責,就是私通倭寇,私通北元蒙古。

 他這個私通,其實是瞞著朱元璋和北元蒙古,還有日本的倭寇搞貿易,陸地貿易,海洋貿易,偷偷賺錢……

 如今,朝廷已經可以半公開,甚至說明目張膽的討論和周邊國家貿易了,甚至李景隆還提議,和錦衣衛合作,搞一些商隊專門和北元諸部貿易,不僅要搞貿易,還要搞醫藥,潛移默化,徐徐圖之……

 “陛下,南京的富戶咱們撈的差不多了,若是宮女全都嫁出去,也撈不出多少銀子。”

 “淞滬之地,蘇州府,還有泉州,廣州,這些地方多有鉅富,陛下要搞海貿公司,不若也在泉州和廣州給宮裡這些宮女找找婆家?”

 王中跟著朱允炆在一邊,低聲說道。

 朱允炆正在四處閒逛,聞言眼睛閃了閃,咧嘴笑道:“王大伴不愧是朕的好大伴,此事可行,皇爺爺派去泉州市舶司的鎮守太監是誰?讓他物色物色,還有廣州市舶司,也一併物色,早聽說那邊有錢人多。”

 “對外就說是大將軍王,攝政王燕王殿下下令做的,跟朕沒有任何關係,你知道,朕做好事一向不喜歡留名。”

 “江南各地也要統一口風,明白了嗎?”

 “陛下,奴曉得的。”

 “嗯……”朱允炆左右看了看,罵道:“李景隆這什麼破酒樓,連一點攢勁的節目都沒有,這如何做大做強?”

 “空佔著這麼好的繁華地段,真是沒一點商業頭腦。”

 說著他神神秘秘地探頭,靠近王中小聲問道:“此間可有青樓乎?”

 “今日無事,勾欄聽曲。”

 “朕絕不是那種人,只是朕有個姓許名阿瞞的故人相約!”

 朱允炆一本正經地說道。

如果您覺得《我只想安靜的做個昏君》小說很精彩的話,請貼上以下網址分享給您的好友,謝謝支援!

( 本書網址:https://m.xiaoshuo.life/3305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