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月照江淮

首頁
關燈
護眼
字型:
第116章 第四十章(C)

老上級張英華除早點在廠門口的小攤上對付一頓,隨便買些煎餅、油條,豆漿、包子之類吃吃,中飯、晚飯都到張東奎家吃。

飯後到廠裡上班、睡覺休息。張東奎的愛人張大嫂是一個熱情,熱心腸的人,從未嫌棄過老上級張英華。

縣委大院中住在張東奎家周圍的幹部家屬對張大嫂家照料張英華這個大叛徒、大特務議論紛紛。

幹部家屬對張大嫂嚼舌頭:“張大嫂,你對這個糟老頭子又供吃又供喝,還給他洗衣服,現在糧食這麼緊張,自己都不夠吃,這是圖個啥?”張大嫂卻說:“不就是多個碗,多雙筷子嗎?比起舊社會的苦日子,俺夠滿足的了,老上級在俺們家吃喝一輩子,俺都照顧他。”張大嫂心好,但婦道人家心裡擱不住話。

在一次吃飯時,丈夫張東奎和老上級可能遇到了什麼高興的事,張東奎叫張大嫂多炒兩個菜,兩個人喝了點酒,在酒桌上高興攀談。

張大嫂上高中的兒子戴著紅衛兵的袖章,胸前掛著毛主席像章,回家晚了。

興許是肚子餓了,到飯桌上也不喊人,張大嫂盛來一碗米飯,兒子端起碗就吃。

張東奎訓斥兒子:“怎麼不叫你張伯伯,就端碗吃飯?”兒子吃飯急,噎住了,張口說不出話。

張大嫂過來,用手在兒子後背上下捶打。他也怪兒子不懂禮貌,無心地說:“你別看你張伯伯如今落難了,他過去可是一個了不起的大人物,當過那邊的少將師長。”兒子一聽,扔下碗筷:“誰跟反動派大軍官一起吃飯。”一轉身走人。

張東奎怪愛人張大嫂:“你怎麼跟兒子說這些話?真是婦道人家。”張大嫂也不好意思:“都怪我說漏了嘴。”老上級張英華安慰張大嫂:“弟妹是有口無心,不礙事的。”張大嫂收拾盤子、碗筷忙去上班。

屋裡只剩下張東奎和老上級兩人。張東奎把香菸遞給老上級,自己也抽了一根,說:“老上級,你看這事弄的,別介意啊?”以後,張東奎的兒子,凡看見老上級在他家吃飯,扭頭就跑出家門,張大嫂怎麼拽也拽不回來。

老上級見影響到東奎家和睦,就不再到張東奎家吃飯,自己在廠裡將就一天是一天。

張東奎和愛人張大嫂去鋼鐵廠找到多次,老上級說什麼也不回來了,兩口子只好作罷。

張東奎到鋼鐵廠看見老上級一個人生活實在可憐,就把這事跟周桂昆說了,周桂昆說:“我家小孩多,飯食比你家稍差些,老上級如不計較就到我家吃去,好歹也有個熱飯熱菜吃。”張東奎說:“這事也不是小事,你回家得跟隨你家老嫂子說通。”周桂昆又說:“你老嫂子(周桂昆愛人)也是個熱心腸人,沒問題。”周桂昆夫婦倆和張東奎夫婦倆一起去鋼鐵廠動員老上級回周桂昆家入夥生活,老上級堅持不去,還是周桂昆的愛人和張大嫂硬是把老上級拽走到周桂昆家吃飯。

周桂昆家四個孩子,大的二十,小的十幾歲,都是吃壯飯的年齡,城裡供應糧不夠吃,如今又添了一張嘴,周桂昆的愛人想方設法弄來一些糧食搭配著吃。

老上級把老伴費瑞芳從上海寄來的錢和糧票也都補貼進去。老家大隊書記周桂林聽到老上級到了大哥周桂昆,就經常從老家馱來糧食,送給大哥周桂昆家。

周桂林的生產大隊工分分值較高,雖然桂林也有好幾個孩子,但周桂林和老伴都掙工分,桂林的老伴尤其能幹,因此周桂林家年年有結餘,是個餘糧戶,農村有糧食吃,花錢地方少,不像城裡什麼都需要錢。

周桂林到城裡一趟,除給大哥周桂昆家送些糧食,還時不時地掏出二十、三十塊錢來,交給大哥補貼家用。

有時周桂林到城裡大哥家,周桂昆會派家中孩子去找張東奎來家裡喝酒,周桂昆家一桌坐大小四個老頭——三個小老頭、一個大老頭(張英華):老上級、周桂昆、張東奎、周桂林。

四人圍桌而坐,酒席桌上也會發一些牢騷。周桂林幹過老上級的警衛員,老上級就喊他:“桂林,現在農村生活怎麼樣?”周桂林答:“三年自然災害後,農村生產逐漸恢復,社員生活有所好轉,特別是我們生產大隊,副業搞得好,社員生活比周圍各大隊都強,在全公社也首屈一指。後來上級搞‘抓革命、促生產’農村大搞階級鬥爭,階級鬥爭是年年講,月月講,天天講,社員心散了。我們大隊多虧過去搞集體經濟有些底子,所以全大隊社員整體生活狀況仍比周圍大隊好些。”張東奎也接著說:“我們縣工業也好不哪裡去,工人上班,班前班後學毛主席語錄,狠抓階級鬥爭,全縣工業生產下滑,工廠領導被造反派侍權,很少人真正關心生產。”輪到周桂昆說話了:“船閘不是真正生產企業,基本沒有受到影響,來船放船,保護好船隻、裝置安全就是了。我沒事就看看報紙,研究、關注中央下發的一系列檔案。我發現隨著無產階級文化革命的深入開展,工農業生產還要進一步受到影響。老幹部還要進一步受到衝擊。城鎮居民特別是工人、學生、無事可做,天天停工、停課鬧革命,會引起嚴重的社會問題。”周桂昆憂心地說:“我大兒子是紅衛兵,隨學生出去大串聯去了,聽說串聯路上免費吃喝,免費乘做汽車、火車、輪船,全國這麼多學生都出去大串聯,國家能承受得了麼?”張東奎按縣革委會的要求,定期寫一份材料上報縣革委會,說明大叛徒、大特務張英華的監督改造情況。

縣工業科的同志寫完張英華的材料都必須交張東奎過目。張東奎發現不合適,主動參與修改,材料上反映大叛徒、大特務張英華如何老實接受改造、老實接受單位批判,工人又如何狠批張英華的,內容都是編好的,實際上工人很照顧張英華,很少對他進行批判。

縣革委會把這些材料上報地區革委會,地區革委會又轉到上面有關部門。

不久縣革委會接到上面檔案,檔案上說:“對大叛徒、大特務張英華的處理太輕了,要加大大處罰力度,嚴厲嚴厲再嚴厲。為此建議把張英華下放到農村,由貧下中農監督其勞動改造。”縣革委會把檔案抄一分轉給張東奎。

張東奎保護不了老上級了,就和周桂昆商量,周桂昆想了想說:“老上級不能留在城裡了,我們活動一下,爭取把老上級安排到來龍公社去,來龍公社黨委書記和我熟悉,過去曾經在一起工作過,請他照顧一下。條件是老上級不能挨批鬥。再者說,來龍公社離我們老家近,又是老上級過去戰鬥多年的地方,當地老百姓也會善待老上級的。”張東奎說:“行,那我們就活動活動。”

如果您覺得《月照江淮》小說很精彩的話,請貼上以下網址分享給您的好友,謝謝支援!

( 本書網址:https://m.xiaoshuo.life/k/183563 )